百利好環球

財務

打開
返回

棕櫚油跌勢放緩!林吉特貶值「救場」,多頭等待「反擊機會」

智昇 資訊
2025-04-16 18:19:03
周三(4月16日),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(BMD)棕櫚油主力合約延續第三日下跌,7月合約報4037林吉特/噸,日內跌幅0.15%。盤面承壓主要源於芝加哥豆油及大連棕櫚油走弱,但林吉特貶值部分緩解了跌勢。當前市場多空因素交織,短期或維持震蕩格局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外盤油脂聯動壓制
近期棕櫚油與競爭性油脂的聯動性顯著增強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(CBOT)豆油主力合約隔夜下跌0.69%,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合約同步走弱0.76%,而豆油合約雖微漲0.23%,但整體未能形成有效支撐。值得注意的是,馬來西亞維持5月毛棕櫚油10%的出口稅,但參考價格下調,這一政策調整可能刺激後續出口需求。

出口數據呈現積極信號。船運調查機構Intertek數據顯示,4月1-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環比增長17%,獨立檢驗公司AmSpec Agri的預估增幅為13.6%。若這一趨勢延續,庫存壓力有望邊際緩解。此外,林吉特兌美元匯率日內貶值0.09%,增強了以美元計價合約的吸引力,為價格提供底部支撐。

生物柴油需求與原油波動
原油市場的不確定性對棕櫚油生物柴油需求形成擾動。近期國際油價橫盤整理,市場擔憂宏觀政策變化可能抑制能源消費。由於棕櫚油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,原油走弱間接削弱其工業需求彈性。不過,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生物柴油強制摻混政策仍是長期托底因素,需關注兩國政策執行力度。

技術面關鍵位博弈
知名機構技術分析師指出,棕櫚油合約在4026林吉特/噸附近形成短期支撐,若企穩可能反彈至4119-4176林吉特區間。當前價格已接近3月以來的震蕩箱體下沿,交易量變化顯示部分多頭資金嘗試介入,但突破需依賴基本面實質性改善。

機構觀點分歧
部分分析師認為,東南亞產區進入增產周期可能壓制二季度價格表現。某新加坡貿易商指出:「儘管出口數據回暖,但馬來西亞半島的降雨改善將加速產量恢復,4月末庫存或重新累積。」而持樂觀態度的機構則強調,印度和中國的補庫需求可能成為新驅動,尤其是中國餐飲業復蘇對精鍊棕櫚油的採購意願值得跟蹤。

整體來看,棕櫚油市場短期受制於外盤油脂疲軟及原油波動,但林吉特貶值與出口回升構成對沖。投資者需密切關注4026林吉特技術支撐的有效性,以及下周發佈的馬來西亞產量數據。在缺乏單邊驅動的情況下,區間震蕩或是階段性主旋律。
分享至:
上一篇

美元買盤轉向歐元?1.1430關口破位或開啟歐元上漲新周期

黃金於3317美元再創新高,大多頭旗幟還能高揚多久?

下一篇
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
24x7
客戶支援
30+
交易產品
100+
每天行情分析
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
免費體驗產品交易

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:交易潛在風險,操作必須謹慎。確保交易自主,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,杜絕第三方操作。 了解更多

在線咨詢
下載APP
智昇直播
返回頂部